欢迎访问范文网_中国第一范文大全网!

眼镜创业故事分享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创业者是商业经济中非常活跃且重要的群体,经济的发展和革新往往都是创业者推动的,中国现在也越来越改变原有传统观念对创业者更加的尊重及推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眼镜创业故事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眼镜创业故事

成长性企业几乎成了中小企业的代名字,其实二者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在所有中小企业中,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企业是会在三五年内夭折的企业,有约三分之一的企业是注定长不大的盆景型企业,还有约三分之一的企业是能够成长起来的企业,其中只有少数企业是能够快速成长,挑战既有的巨型企业的企业。有人用三句话形象地概括这种类企业的生存状态:我的未来只是梦,我的未来就是现在,我的未来不是梦。

创业者说到底就是追梦并且使梦想成真的人。如何使自己的企业快速成长,是每个创业者每天面临的功课。然而我们听说过许许多多春梦了无痕的创业故事,也亲眼目睹过无数总也长不大的小老树企业。真正从径寸之身迅速稳健地长成参天大树的企业也有一些,但它们要么在无人关注的领域里闷声发大财,要么被被媒体不厌其烦地翻来炒去。我们被告知的常常是事后进行过戏剧化、合理化处理的成功故事,而它们真实的创业故事、成长方略、管理真经被大大遮蔽,他们成长中的侥幸与偶然被有意无意地隐去。在这种面向商业看客,听起来顺理成章实则是假语村言的成功故事里,要想获得真实的商业体验和商业启迪,以及可资借鉴经营和管理之道,注定是徒劳的。在这些精心编造的粗糙的故事里,我们领略不到中看更中用的成功实践和解决之道,我们感受不到让我们深有同感因而扼腕痛惜的烦恼和失败。

幸运的企业是相似的,而烦恼中的企业各有各的烦恼。成功的创业者不同于幸运的暴发户,就在于烦恼化生存是他们的常态。如何让企业快速成长,不可能有四海一家的解决之道,只有针对不同的烦恼的各各不同解决方案。

本期专题讲述的三个不同企业的成长故事。在这些并不热闹的故事里,我们能真切体会到成长的艰辛和乐趣。从一个辣椒小贩成为河北的辣椒王,贺振安走的是一条沉静而神奇的成长之路。他的企业没有一飞冲天的时刻,而只是凭着一次一次从商业机会中学习、应变,化解随时出现的烦恼,他把自己的同行一一抛在了后面,企业从简单的应对市场的状态进到了某种经营的境界——占有行业标准,主动地打造产业链,并使企业在这个产业链中占据有利的位置,从而塑造出一个相对自如的企业生态,把司空见惯的辣椒做成了真正够味的产品。

小企业成长靠经营,大企业成长靠管理。当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企业不得不完成从创业到守业,从经营到管理,从做正确的事向正确地做事的转换。此时的企业仍然需要创业、经营,但如果企业不能不及时使创业时期即兴、随机、无序的内部管理转变成机制化的管理,企业必然遭遇成长的上限。这一点,贺振安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感受了。不过,宝岛眼镜的掌舵人王智民对此有着更强烈的感受。

当宝岛眼镜开始在大陆扩张的时候,总想着把企业做大的王智民突然感到自己对企业失控了:对分布在全国各地的30家连锁店的经营状况,他陷入失聪失明的尴尬境地,决策时只能乱拍脑袋,各连锁店则跟着乱买乱卖。按计划,宝岛眼睛到2010年在大陆开3000家连锁店,即使一切条件都具备,但管理的瓶颈也会使3000家连锁店乱成一锅粥。没有一个与企业的规模、组织格局相匹配的管理平台,成为这个在其他方面都有相当实力的企业难以迅速成长的障碍。借助于信息技术,宝岛眼镜搭建了一个新的管理平台,一个让王智民变得耳聪目明,可以相对轻松地掌控全局,公司逐渐变得血脉畅通,有效地避免了公司成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巨人症、半身不遂等常见的病症。

与贺振安和王智民相比,杜健的琦璐文具还是一家蝌蚪型小企业。即使它已经呈现出青蛙的外形,但身后还拖着一条蝌蚪尾巴。但琦璐案例值得关注,是因为它典型地呈现出一个弱势企业的成长路径——先是寄生于大企业,随后与大企业共生,最后超越寄生与共生,脱去蝌蚪型尾巴,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经营天地。对于琦璐这样的弱小企业来说,经营的每一步都遭遇到成长上限,琦璐的经营智慧在于,它以一种特殊的商业柔道,在成长的上限下生存,在依附中集聚实力,在弱小中暗中长大,直到水到渠成的那一天。

成长,其实直面并驾驭烦恼,持续地突破不期而至的上限。有无突破上限的意识和能力,就是成长性企业与中小企业差别所在。

眼镜店创业经历

1、有胆识高起点初涉商海

讲诚信请名师不少分文

1988年,在当时最繁华的东门商圈的金城大厦正好有个铺面要转让,租金是每个月8000元,这个价位在当时深圳的黄金地段要说并不算太高,可对于白手起家、而且对眼镜行业的了解只是一点皮毛的陈美珠夫妇来说不是个小数,如果生意不好,可能连房租都交不起。

要不要接下这个铺面?经过几天的思考,陈美珠夫妇认为,想做好生意必须有一个高起点,第一家铺头必须开在最旺的地段,这里的人流将带来财富的聚集,于是果断地定下了这个铺位,“兄弟高登”眼镜店开张了。

除了张罗进货,筹集3万元购置当时最先进的电脑验光仪器外,他们还做出了一个当时看来很“另类”的决定:以月薪1500元到广州礼聘了一位眼镜行业的老师傅。在当时很多人的月工资都只有100元左右的情况下,他们真是下了“血本”。陈美珠夫妇希望新生的高登眼镜能站在一个高起点上,树立一种专业、权威的印象。

“当时我既当老板又是店员。”陈美珠回忆起创业时的艰辛:“开始时,每天从早上 8点半一直忙到晚上10点,可一个月的营业额也就8000元左右,刚刚够房租。虽然我们这样辛苦,又赚不到太多的钱,可老师傅的工钱,我从来不敢耽搁。做老板关键要懂得尊重人才,老师傅与那台名贵的仪器相比,价值要大的多。”

看到店里的生意一直没有大的起色,老师傅每次拿这么高的工钱都觉得不好意思,陈美珠总是宽慰他,这是他应得的。

“不撑到最后就看不见最终。”就是这个信念支撑着陈美珠夫妇,挨过了一年多的亏损困境后,陈美珠发现有了回头客,生意开始有了起色。

2、看准商机再开一店

标新立异连锁经营

1991年,陈美珠抓住了东门一带旧城改造的商机,迈出了连锁经营的步伐。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地处深圳繁华区域的解放路由于实施旧城改造,变成了一个在当时非常先进的现代化街区。总裁学习网专家认为,陈美珠夫妇经过认真的考察和分析,看准了这里蕴藏着的巨大商机,于是,在这条街上改造的建材气味还没有散去的时候,他们的第二家眼镜分店就开张了,这个店铺有50多平米、12个员工,成了第一家进驻改造后的解放路的商家。陈美珠笑言:“比麦当劳来得还要早。”

在当时的眼镜行业,很多同行都是使用“分身术”的方法来降低经营风险,即同时开几家铺头,并且每个铺头的名字都不一样,以此来避免“一损俱损”,如果一个铺头出了问题倒闭了,其它铺头的生意不会受到太大冲击。虽然当时对“连锁店”的概念还没有明确的认识,可陈美珠想,自己店铺的主要客源是本地居民,而不是游客,诚信必须要放在第一位。于是,他们决定放弃业内的惯例做法,不搞“分身术”,而是实行“只此一家”的连锁经营策略,解放路的这家新店也就叫做“兄弟高登”。

从此,蓝黄两色的店牌,以及统一的“Brother”押花字标,成就了深圳人熟悉的“兄弟高登”的品牌。解放路的老店越做越大,现在已经有近200个平方米的营业面积,也是这条商业街上唯一生存至今的大型眼镜店。此后,高登以几乎平均每年开一家分店的速度,走入了高速稳定发展时期,到1997年,已经达到了拥有13家连锁店的规模。

3、不知足主动质量认证

求蜕变企业成功转型

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内的中小企业都面临者国外资本和跨国企业大举进入的压力。在这场大浪淘沙的变革中,一些处在前沿的广东个体私营企业最先感受到了严峻的转型考验。而这时在深圳已经小有名气的高登眼镜也必须面对同样的考验,要么做强、做大,要么被淘汰。这时,郑美珠夫妇做出了一个在现在看来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决定:搭上“国际直通车”,在全国眼镜行业第一个搞ISO9000认证,陈美珠称之为“第二次创业”。

“樱桃好吃树难栽”。那时候的兄弟高登眼镜,从老板到员工对于到底什么是 “ISO”,脑子里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总裁学习网专家指出,只是通过专业公司的介绍,才知道如果通过了这个体系的认证,就可成为企业证明自己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的国际“护照”。既然认准了这条路,就要坚持走下去,并且要让公司旗下的13家连锁店同时通过ISO9000认证。其工作量之大、通过之艰辛,事隔多年之后,陈美珠回忆起来只有一个字:“累!”

怎么能不累呢?在一些制造业的大企业里,通过ISO9000认证所需要的文件就要堆满整整一屋子。按照认证要求,兄弟高登眼镜必须做到所有的岗位、所有的程序都要有文字规范,所有的流程都要有文字记录,所有的员工都要接受培训。最后,这一切还要通过严格的验收。陈美珠和员工们一条一条比照着进行建章立制,对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疏漏,这不仅是对老板的考验,同时意味着每一位员工都要付出额外的工作时间和精力。陈美珠夫妇多次召开管理人员和员工大会,将公司的理想和困难都告诉他们,坚定了大家同舟共济的决心。

历过整整2年的不懈努力,1999年兄弟高登终于通过了ISO9000认证,企业完成了一次成功的“蜕变”和转型,变成了一个制度完善、管理高效的现代化企业,公司的质量管理、企业形象和竞争力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此后的几年时间,兄弟高登眼镜的扩张速度比前10年翻了一番还多。

从配镜被坑到O2O眼镜店老板

人物小传:张仕郎的年龄与90后打了个“擦边球”,“比90年早了三个月”。他没有顶尖名校的光环,也不是富二代,激发他创业的契机是大三时遭遇的一次“坑爹”的配镜经历。这次遭遇没有让张仕郎变成又一个忍气吞声的消费者,反倒使他“赌气”地立志要成为一个“颠覆”传统眼镜行业的创业者,于去年注册成立云视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首先面向学生市场尝试O2O眼镜销售。

大三那年,视力不好的张仕郎觉得眼睛异常地不舒服,一度怀疑眼睛出现了什么严重问题,可医院检查的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哭笑不得——眼睛没有问题,是眼镜瞳距不准。原来是他之前配的眼镜被眼镜店偷换了廉价材质,而为了达到让镜片显得薄一点的效果,眼镜店不惜打磨镜片修改了瞳距。

这次遭遇之后,张仕郎先是自学vb语言,做出了一款让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电脑通过简单操作就能自己测出瞳距的测量软件。不仅如此,他还开始找一切可能试图了解眼镜这个行业:从利用毕业前的假期、实习期在学校附近的眼镜批发市场当业务员,到毕业后放弃上海的一家国企职位,入职一家刚起步的眼镜电商,同时自修获得中级验光师资格证。

积累了一定的行业认知后,张仕郎在去年终于注册了云视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用户只需要通过关注一个微信公众号,选择预约配镜,就会有专门的人员上门提供验光配镜选择等全套服务,消费者“足不出户”即可配好眼镜,而价格只需要一百多元甚至不足百元,远远低于实体眼镜店。


眼镜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 历年各省高考满分作文5篇2020

★ 细节为成功奠基作文800字

★ 学会面对困难主题演讲稿例文3分钟左右

★ 创意劳动节策划实用文案四篇

★ 实现梦想日记400字大全

★ 创业计划书范本免费参考优秀篇

★ 做项目策划方案范文模板

★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作文素材【五篇】

★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5篇最新

★ 初中世界读书日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